商标维权
商标侵权是企业商标保护工作中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是在商标规划中需要未雨绸缪的重要内容。商标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一旦他人侵害了企业的商标权益,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害。
常见的商标公权行为主要是《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列示的几种情形,针对商标侵权行为的举措主要有工商投诉、司法诉讼、海关备案等方式。企业对于处理侵权行为的认知和态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维权行动的举措和力度,也必然影响着维权的效果。
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有些企业即便发现商标侵权行为,也不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打击侵权人。这有可能是受维权成本的限制,也有可能出于维权效果的考虑,甚至有些企业因为侵权人在客观上对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起到了推广和宣传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侵权行为的存在。任何做法都可能有合理的考量,这种考量的原则应在规划中予以明确,便于落实具体的维权行为。当然,除了原则性问题,企业在每个阶段选择的维权方式、维权力度以及希望达到的维权效果,都可以在商标规划中述明。
商标反淡化
商标淡化从本质上讲是商标权人因使用不当造成商标的显著性消退甚至丧失,导致商标沦为通用名称的一种情况。商标淡化的后果是商标权人因注册商标专用权享有的独占权和排他权丧失效力,该商标从垄断状态进入公共领域,商标权人不但损失了商标资产,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发展。因此,防止商标淡化也是企业商标规划中的一部分。
商标规划中对商标反淡化问题的处理,与商标使用密切相关。要杜绝商标淡化现象的发生,关键在于防控商标的不当使用。不当使用一方面来自外部,例如竞争对手将企业的商标用作商品名称,久而久之,就会弱化其商标属性,使相关公众将其认知为一种商标名称,蒙牛的“酸酸乳”商标,就被很多乳品企业用作产品名称,蒙牛最终还是在商标案件中通过认定“酸酸乳”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才得以阻却其通用化的趋势;不当使用的另一方面来自于内部,即企业自身对商标的不当使用,如在使用中没有积极充分地强调其“商标”属性,甚至以一种商品名称的形式进行使用,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解,导致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性减弱或丧失,如“优盘”商标撤销案。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企业相应的商标规划内容应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他人伤人绵使用行为,积极维权,不要消极放纵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是规范自身的商标使用行为,要在各种使用情形下强调其商标属性,及时纠正和整改不规范的使用行为。
商标监测
商标监测是一项传统的商标保护内容,主要是对已初审公告的商标进行监测,一旦发现与企业商标可能形成权利冲突,可以通过异议的方式阻却公告商标的确权。但是承受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商标情报的需求逐渐增加,仅以防御的姿态关注商标监测,明显是不够的。
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专注于自身发展,也需要关注竞争对手、行业甚至上下洲产业的变化。获得竞争对手的商标情报,可以据此来推断竞争对手可能的品牌策略或业务方向,以便企业做出调整和应对;研究行业的商标情报,可以了解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和优势的商标资源,可为企业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方位的商标流油在大数据时代的作用会愈加凸显,这是企业以主动姿态进行商标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成为商标规划的内容之一。
商标保护相关知识:
文章来源:智高点商标超市
本文版权为智高点知识产权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相关阅读:
Copyright@无形资产管理系统2015-2018,All Rights Reserved 智高点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 粤ICP备15105261号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园科技南十二路长虹科技大厦2512